匯通網1月17日訊——近日,隨著胡錦濤主席訪問美國時間的臨近,國際上壓迫人民幣升值的言論再度“沉渣泛起”,并認為人民幣低估是全球經濟貿易不平衡的罪魁禍首,人民幣升值也成為了眾多國家政客的“槍把”。
美國財長蓋特納(Tim Geithner)上周再度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加速升值,以減輕通脹帶來的壓力。
巴西財長曼特加敦促中國允許人民幣進一步升值。據悉,巴西新任女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將于今年4月訪問中國,屆時,他將視與中國商討人民幣議題為“當務之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逐步升值的人民幣能夠推動中國的出口產業進行重組和省級,有助于將中國在經濟發展方面獲得的成就從出口行業分散至更多領域,同時減輕通貨膨脹。
對此,《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稱,那種認定“美對華貿易逆差跟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有關”的觀點,完全沒有事實依據。2005年至2008年間,中國外貿順差迅速增加,但這幾年也正好是人民幣兌美元浮動上升、累計升值約25%的時期。
文章稱,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中國不僅沒有拋售美國國債,反而增持,這對美國保持金融市場穩定、增強流動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美國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
評論稱,美方的不和諧聲音不絕于耳,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知識產權保護、自主創新政策等屢屢成為美國有關方面向中方發難的靶子,近年來中美經貿領域的摩擦明顯增多。
美國部分人士認為,人民幣幣值被嚴重低估是導致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因,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擴大美出口、刺激本國經濟發展。而實際上,自2005年中國進行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累計上升約25%,與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相比,人民幣升值幅度都是最大的。